close

素食與地球的生息

記者郭文韻紐約報導

August 07, 2011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news/14979404/article-%E7%B4%A0%E9%A3%9F%E8%88%87%E5%9C%B0%E7%90%83%E7%9A%84%E7%94%9F%E6%81%AF?instance=news_pics 

研究素食多年的陳俊賢日前假台灣會館為會員講解「素食與地球的生息」,分享自己的資料總結與心得體會,介紹素食不僅對人類健康有巨大貢獻,並對地球生態有促進作用。

陳俊賢表示,早在1961年美國醫藥學會會刊就推薦「素食可以預防90%-97%的心臟病」;擁有3000名醫師會員的美國責任醫藥內科委員會(PCRM)也推薦「新四類食品組合(the new four food group)」包括:水果、豆類、全穀、蔬菜。

陳俊賢列出2002年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出等量的植物食物與動物食物比較,膽固醇含量為0137;維生素C含量為2934β胡籮蔔素含量為2991917;葉酸含量為11684;鎂含量為54851

根據中國飲食調查報告,中國人膳食中肉食越少、吃得越素的地區,血液雌激素膽固醇越低,成人癌症、冠心病、骨質疏鬆、肥胖、糖尿病的比率也越低。

陳俊賢指出,長期錯誤飲食導致體質衰弱,由「高鉀低鈣」的健康鹼性體質轉變為「低鉀高鈣」的易病酸性體質。酸性食品包括可樂、甜點、蛋黃、乳酪、比目魚、培根肉、雞肉、豬肉、牛肉、羊肉、奶油等;鹼性食物包括紅豆、蘋果、豆腐、馬鈴薯、大豆、香蕉、草莓、菠菜、海帶、黃瓜等。人群中70%具有酸性體質。 

蔬食可預防憩室疾病 2011-07-29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10729/4599308.html 

線上BMJ期刊的新研究認為,高纖蔬食可降低發生憩室症的風險,相較於肉食者,蔬食者發生憩室症的機率少了30%以上。   

  憩室症是憩室疾病的總稱,是結腸處的小囊與憩室炎發炎或感染的疾病;憩室炎的症狀包括 腹部絞痛、腹漲、便秘與腹瀉,可能會持續達數小時,甚至數週。   

  英國牛津大學癌症流行病學中心的Francesca Crowe比較了47,033名成人發生憩室症的風險,其中包括15,459名蔬食者,11.6年後,812人發生憩室症,導致806例住院以及6例死亡;這項研究顯示,相較於肉食者,蔬食者比較不會發生憩室症,此外,相較於每天吃不到14克纖維者,飲食富含纖維者(每天約25)因憩室症住院和/或死亡的風險較低;研究結果支持鼓勵多攝取纖維(例如全麥麵包、全穀類麥片、蔬果)的公衛建議。   

  David J. HumesNottingham大學醫院NHS TrustJoe West在編輯評論中寫道,為了預防憩室症,約有71名肉食者轉變成蔬食者;整體而言,預防發生憩室症和大腸直腸癌等其他疾病的機會,可能與調整飲食有關,不過,還需要更多證據才可據以對大眾做出飲食建議。   

  巴爾的摩Mercy醫學中心Melissa L. Posner消化道與肝臟疾病研究中心胃腸科醫師Richard Desi表示,纖維是預防憩室症的關鍵,必須從蔬食中多攝取纖維,研究認為是此因素降低了疾病風險,纖維增加蠕動、減少發生憩室炎。   

  這個消化道疾病的比率在英、美特別高,也而被稱為「西方的文明病」,憩室症幾乎是西式飲食的一部分;喬治城大學的胃腸科醫師Robynne Chutkan對此表示同意,她表示,憩室症與西式飲食有關,事實上是因為纖維不足,是肉食為主的飲食,這也是西式飲食的糞便量少的原因,以植物為基礎的高纖飲食,就好比是腸道的清道夫。   

  不過,並非所有的纖維都這樣,我們討論的不是鬆餅、麵包與燕麥;植物為基礎的纖維,如結球甘藍、油桃、甘藍與花椰菜真正有幫助。如果你有這類病史,高纖飲食也可幫助預防發生憩室炎;纖維可使糞便移動,因此不會積在腸道中潰爛發炎。   

  紐約市Lenox Hill醫院胃腸科醫師Anthony Starpoli都會向那些有憩室症病史的病患推廣纖維補充品,如果他們有憩室炎,我會建議多補充纖維來預防發作。   

  資料來源:http://www.24drs.com/webmd/chinese_t.asp?page=1&who=091e9c5e80868e7a 

【綠活飲食觀】關鍵2C

2011/8/5
作者:黃建勳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34384
醫藥 | 人間福報 

許多人看過紀錄片《正負二度C》,但了解「二度C(攝氏兩度)」關鍵意義的人卻很有限。儘管日前傳出洋基球場飆到四十八度的高溫,民眾對氣溫升降二度以上的波動早就習以為常,實在很難想像若「全球均溫」上升攝氏兩度,其實意謂地球上的生靈將陷入無法自拔的危險境地。

根據聯合國的報告,過去一百年來全球均溫增加了零點六度,而百年來台灣的均溫卻增加了一點三度,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更令人吃驚的是,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在短短半世紀內就增加了兩成,這間接反應了大規模工業化及農牧業不斷擴張的結果。過去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建議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應控制在四百五十ppm以內,如今發現即使如此,地球氣溫還是有一半的機會上升兩度,這遠超乎科學家的想像。 

○○八年,英國環境科學家馬蓋爾教授強調,一定要盡力確保全球氣溫不得比工業革命前高二度C,如果溫室氣體排放在七年時間中無法獲得控制,地球將進入不可逆轉的惡性循環中,所有後續彌補措施也將只是徒勞無功。 

因為若氣溫上升超過兩度,會導致數百千億噸的甲烷水合物從海底釋放到大氣中,引發地球生物的大滅絕。甲烷是吸熱能力比二氧化碳強七十二倍的溫室氣體,也是一種易燃、對人體有毒性的氣體,全世界蘊藏著鉅量的甲烷,只要釋放十分之一,就可毒害全人類。 

美國西北大學瑞斯金博士認為:兩億五千萬年前從海洋中噴湧而出的甲烷,導致百分之九十海洋生物以及百分之七十五的陸地物種滅絕,這種歷史有可能重演。美國地質學家亞其森也發出嚴正警告:「氣溫只要再上升一點點,就會導致甲烷像打嗝一樣脈衝式地噴發入大氣中,促使溫度進一步上升,這種惡性循環一旦被啟動,會讓全球暖化如脫韁野馬,完全失控。」 不幸的是,科學家們已經發現數百萬噸的甲烷氣體,正從北極冰床底部及西伯利亞的永凍層中釋放到大氣中。

此外,全球如果升溫兩度,格陵蘭冰原也將徹底消融。美國太空總署的氣象科學家齊瓦利曾預測並提出警告:「最快在二一二年夏天,北極將呈現無冰狀態,海平面如果上升六至七公尺,全球超過六億人將因土地被淹沒而成為環境難民!」。

因此,抗暖化才是王道,也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如今,甲烷已被證實是最關鍵的人為溫室氣體,而其主要來源便是畜牧業,所以蔬食抗暖化已是全民不得不正視的歷史潮流。 

(本文摘自博雅書屋出版《關鍵飲食》、作者為台大雲林分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綠活飲食觀】吃牛肉漢堡的代價

2011/7/22 |
醫藥 | 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32975

許多人以為到快餐店買漢堡便利又便宜,只要台幣幾十元就可以打發一餐,殊不知若以生態成本計算,其實一個牛肉漢堡要價是二百美元(約新台幣五千七百七十一元)!那麼為何巿售的漢堡如此廉價呢?這是因為長久以來,政府提供業者龐大的補助,還有畜牧業造成的生態浩劫,係由你我及後代子孫全部買單,結果,暖化所造成的苦果也正由世人全體承擔。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百分之七十被砍砍伐的亞馬遜森林都變成了牧場,用於滿足肉品供應的需求。換言之,每消費一個漢堡,就有六平方公尺的雨林要被夷為平地。畜牧業還消耗全球過半的用水量。科學家們經過精密計算後,發現生產一客牛排需要高達四千六百公升的水;養一頭牛所需的水量足以浮起一艘驅逐艦。因此,如果我們放棄四個漢堡,就可以比六個月不洗澡省下更多的水。

畜牧業也是造成水、土與空氣汙染的禍首。因牲畜養殖而使用的抗生素、荷爾蒙、化肥、殺蟲劑與大量的動物排泄物對水資源和土地的汙染,已是世界各國頭疼的問題。高濃度的動物排泄物在分解過程時產生的氨氣還會促使酸雨形成,進而導致森林死亡;而造成暖化的甲烷與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主要也是來自畜牧業。

同時,養殖動物也成為土地沙漠化與表土破壞主凶,而表土損耗正是歷史上許多文明消失的原因。目前因環境變遷造成生物多樣性的消失速率,己超越物種自然滅絕速度的上千倍。海洋對溫室氣體熱能有九成的吸收作用,如今漁業濫捕卻使重要漁區的七成魚類面臨衰竭,導致整個海洋生物鏈瀕臨瓦解。 

此外,由於缺糧與糧價上揚,全世界有十億以上人口深受飢餓和嚴重營養不良之苦,平均每五秒鐘就有一位兒童餓死!其實人類並不真的缺乏糧食,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穀物,都被用來餵養牲畜,事實上這些糧食足以餵飽二十億人口。由於一位肉食者消耗的資源,可養活二十位蔬食者,因此以美國為例,如果美國人每周吃一次蔬食,每年就可以拯救一千六百萬挨餓的人。

有鑑於畜牧業消耗了世界大量的資源,並且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根源,聯合國糧農組織建議各國以課稅的方式來加以遏止,讓畜牧業者承擔破壞環境的成本。政府若能取消對畜牧業的補助、提供牧場轉型金、鼓勵種植有機農作,每位國民又能力行環保、改採健康蔬食,那我們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本文摘自博雅書屋出版《關鍵飲食》、台大雲林分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優優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