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空梅」現象 專家:暖化鋒面北移

更新日期:2009/05/27 12:16 林永富、蘇郁文

【記者林永富、蘇郁文報導】梅雨季節都快過完了,雨卻不多,專家表示這是「空梅」現象。台大大氣系教授柳中明分析原因說,今年因全球暖化導致北方冷空氣較弱,使得鋒面較以往北移,雨未下在台灣。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汪中和則表示,梅雨季雨量偏少不必擔心,台灣夏、秋季颱風才是最主要降雨來源「二期稻作」還有機會。


針對今年「空梅」現象表示,台灣醒報社長林意玲在有線電視主持的每晚「2100醒報現場」節目,邀請台大大氣系教授柳中明,以及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一起討論台灣今年的梅雨狀況。


柳中明首先解釋今年的「空梅」現象表示,梅雨鋒面是北方冷空氣與南方暖空氣在台灣本島的緯度相遇,兩者的氣流力量相持不下,形成滯留鋒面,會在南部造成豪大雨,是典型的梅雨氣象。


他指出,今年因為全球暖化,北方冷空氣減弱,於是冷熱氣流碰撞所引起的鋒面較以往來得偏北;今年鋒面約在中國長江附近,靠近華中、華南一帶,廣東的水災就是梅雨鋒面所引起的。


汪中和則指出,如果梅雨季形成空梅,加上未來颱風季降雨量不高的話,雨量偏低超過六個月,將會造成乾旱。不過民眾不必過度擔心,以2004年為例,當年梅雨季的雨量雖然不多,但是敏督利颱風所帶來的西南氣流,夾帶豐沛的雨量,當年並沒有出現缺水危機。


除了限水的疑慮之外,柳中明也提到,長期乾旱會產生嚴重的光化反應,影響空氣品質,除了讓人造成過敏之外,也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此外,紫外線長時間過量,對人體完全沒有好處,還會傷害皮膚。


解決之道,柳中明認為,氣象局應作好短期氣象預報,就像今年梅雨季可能降雨量不多,必須要先作好預測並告訴民眾,以利民眾因應。他指出,應該在六月就要進行颱風季的預測,包括颱風的多寡及降雨量,水利署及農委會等單位,就可以根據氣象局的預報作出用水調整方案。


汪中和則認為,氣象預測是建立在以往的數據上,全球暖化讓目前的數據跟以往完全不同,也讓氣象預測難度越來越高。汪中和對政府提出建言,他指出,梅雨若遲遲不來,政府必須調整二期稻作的時間及面積。


 
 

梅雨稀少 學者籲政府要留住水

更新日期:2009/05/27 12:15 林永富、蘇郁文

【記者林永富、蘇郁文報導】今年梅雨鋒面沒有南下到台灣,該如何面對氣候變遷,善用水資源?水資源專家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汪中和建議,政府要妥善規劃留住水資源;台大大氣系教授柳中明則說,政府要改正以往錯誤的低價提供工業用水給企業政策。


針對如何善用水資源以因應氣候變遷?台灣醒報社長林意玲在有線電視主持的每晚「2100醒報現場」節目,邀請台大大氣系教授柳中明,以及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汪中和,對政府提出建言。


台灣該如何因應全球暖化的氣候變遷,汪中和強調,首先農業方面需要的改變,他認為一方面,要提昇台灣目前農作物的耐乾旱程度,另一方面要從菲律賓找適合的農作物,因為未來台灣的天氣將會跟菲律賓極為相似。柳中明則笑說,比台灣冷的日本早已來台灣取經了。


汪中和認為,水資源的儲存不能光靠水 庫,未來必須想辦法攔截雨水,將雨水留在地下,儲存成地下水。他表示,全台灣一年降雨量約有900億噸,其中四分之一會蒸發,百分之五會滲透到地下,其餘 有將近七成都是可以留住的,但是每年台灣所儲蓄的水量卻只有兩成左右約180億噸,如何留住其餘的水資源,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柳中明以節流的觀點來看,他認為每個人都要重視節水的習慣,每個家庭跟大樓都應該有省水設備。他也說明,一般人認為農業浪費水,是錯誤的觀念,其實水田有蓄水的功用;工業才是最大耗水,尤其是鋼鐵及石化業,政府長期低價供應這些重工業水電,反而讓農田長期休耕來滿足工業的用量。


汪中和呼籲政府,年末將正式生效的「哥本哈根協定」,將會對台灣目前的工業模式造成很大的衝擊,不過這也將是一個整頓環境的好機會,端看政府如何因應。


汪中和解釋,如果把地球當一個有機體,暖化就像是地球「頭殼發燒」,地球原本可以靠著海洋以及南北極冰層降溫,但是人類所造成的暖化速度太快,海洋來不及吸熱,冰層又快速解凍,南北兩極與赤道的溫差越來越小,導致全球的天氣異常。


柳中明指出,因為天氣長時間晴朗,蒸發的水氣一直累積在大氣之中,如果遇到適合的觸發點,就會把長期累積的雨量一次下完,這種狀況會造成陸地長期乾旱,又因突發性的豪雨導致水災,全球各地出現這種狀況的地區越來越多,也跟全球暖化有關。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527/115/1k7vm.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優優部落格 的頭像
    優優部落格

    優優部落格

    優優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