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所有政府機關及媒體大家都能幫忙宣導


挽救全球暖化危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 吃素,


讓牧地恢復成林地, 雨林發揮減碳效益, 大地休養生息重現生機


改變現在, 搶救未來, 命運決定在我們自己手裡


 


明日何處是我家


--氣候變化將導致人類大規模遷居


http://www.ccchina.gov.cn/cn/NewsInfo.asp?NewsId=17919




  如果說氣候變化是只狼,那麼當這只狼真的逼近時,我們會如何應對呢?611,美國研究人員新近完成的一項重要研究報告給出的答案是:在本世紀中葉,因氣候變化致使海平面上升和發生乾旱、洪水等災害,人們也許將不得不大批逃離自己的居住地那時全球人口遷居將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

 


  新研究報告為人類敲響警鐘


 


  新報告由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地球科學資訊網中心(CIESIN)、聯合國大學以及CARE國際3家機構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他們表示,人們很難從惡劣天氣、人口增長、生態系統遭人破壞和農地過度耕種等相互關聯的因素中梳理出氣候變化的影響。然而,氣候變化最終將因加重這些問題而起主宰作用,事實上人們已經感覺到了它的影響。  


 


  研究報告在引用其他報告時指出,2010年全球遷居的人數為2500萬至5000萬,2050年差不多為7億。報告合著者、CIESIN地理學家亞歷山大·德謝賓寧表示,人類生活在氣候環境中,新報告如同為人們敲響了警鐘。通常,在面臨環境影響時,貧窮生活會遭受更大的痛苦,然而氣候變化將導致富裕社會遭遇同樣的潛在損失。 


  


  此份名為《尋找庇護所:氣候變化對人類遷居影響》的研究報告基於一項首次有關環境變化和移民的全球性調查。在報告中,CIESIN詳細地描繪了可能會發生怎樣的人類遷居以及哪些地方可能出現大量的移民。報告的發現包括:


 


  ——基於生態系統的經濟(包括維持人們生計的畜牧業、農業和漁業)在未來出現崩潰是迫使人們遷居的主要推動力量。


 


  ——氣候變化將增加自然災害(如颶風、洪水和乾旱)的頻度和強度。例如,在墨西哥和中美洲部分地區,人們預計在2080年時降雨量將減少50%。事實上,在墨西哥和北非薩赫勒(Sahel)地帶部分地區,人們目前進行遷徙的部分原因就是降雨量的變化。


   


  ——海平面上升直接威脅著大約40個國家的存亡。(別忘了福爾摩沙也是島國!) 海水倒灌、洪水和侵蝕可能破壞湄公河、尼羅河和恒河三角洲人口稠密地帶的農業。根據某些預測,本世紀內海平面將上升2,如果真如此,那麼湄公河300萬公頃的農田將有近一半被淹沒。目前,包括馬爾地夫在內的某些太平洋島國已經在考慮全國遷徙的問題。   


 


  ——正在不斷消融的喜馬拉雅山脈高山冰川因造成洪水增加和長期水源減少而嚴重破壞亞洲農田的灌溉。高山冰川積雪為恒河、雅魯藏布江、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中國境內稱怒江)、湄公河、揚子江和黃河提供水源,維繫著14億人的生活。  


 


  ——多數遷居者將在自己本國內移動或轉向鄰近的國家。許多人將變得貧困,同時許多人也無法遷徙到更遠的地方改善生活。衝突和崩潰的動盪將波及那些富有國家。


 


  大量人口將為了生存被迫遷移


 


  報告另一位合著者、CARE國際氣候變化協調員查理斯·恩哈特表示,氣候變化的潛在影響令人感到吃驚。CARE國際在其發佈的聲明中說,在未來,受氣候變化影響的社會可能會發現它們自己被困在生態退化的螺旋式下降環境中,到達的是社會安全網路崩潰的底部,那時社會緊張加劇和暴力上升。而在這種近似合理的推理場景裏,大量的人口或許被迫遷移以求生存。  


 


  德謝賓寧認為,預計到2050年時,人類人口將由現在的68億增加到90億,一些國家保證人們生活富裕的土地會走向枯竭。報告指出,在今年12月份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會議上,國家之間達成協議阻止溫室氣體排放十分重要。然而,多數科學家表示,即使在最後的期限內達成了協議,某些氣候變化已經無法避免。


 


  為處置好人口遷居,報告建議各國應優先考慮最容易受到影響的人群,同時投資建立防範設施,其中包括節水性灌溉技術、低耕農業(low-till agriculture)、多元化經濟,以及官方自然災害管理系統。   


 


  報告還表示,各國必須就如何安排低窪地區人口重新安置和加強移民向滯留在受影響地區匯款能力達成一致。聯合國大學環境和人類安全研究所庫·華納所長說:針對與氣候相關的遷徙給人類安全和健康造成的威脅,人們需要有新的思維和實際行動。


作者:毛黎    來源:科技日報     2009-6-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優優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