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醫不如求己 作者:中里巴人
 出版社:相映文化
出版日:2007/02/19
◤求醫不如求己8大要訣◢
1. 認識人體經絡,熟記各重點穴位。
 2. 穴位不難找,祕訣在離穴不離經。
3. 哪裡痛按哪裡,循經絡按摩疏通。
4. 善用簡易功法,行住坐臥都養生。
 5. 順應自然,依天時法則補強袪疾。
 6. 放開心胸,不煩憂是健康的基礎。
 7. 聆聽身體的聲音,探詢最終病因。
 8. 依自身需求,選用最適合的食療。
內容簡介 《人體使用手冊》作者吳清忠讚曰︰「在中國,您是我欽佩的第一醫家。」 無需中醫背景,人人都能輕鬆上手的經絡養生,穴位就是你隨身的藥囊。只要記住幾個重點穴位,學習經絡按摩, 並勤練幾招簡易健身法,搭配食療養生,就能幫你輕鬆找回健康的身體。 人體有強大的自癒功能,為了建康,我們要掌握以下知識,才能養生又護生:
 1. 經絡和穴位知識︰學習中醫要從經絡開始,從穴位入手,因為穴位就在我們身上,隨時可學,處處可用,即使你不是醫家也可以是經絡專家。
 2. 常用的中成藥知識︰藥要下對方子與用對時間,才能讓氣血暢通,補到身子。結合醫食同療原理,透過食物吃出健康,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 簡單的健身法知識︰只要透過簡單的意念與動作,就能改變身體健康。舉手投足皆是功法,行動坐臥全可修練。
 4. 正確的健康理念︰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病痛從何來?祛病養生該如何做?其實,醫理不難懂,作者以最淺顯易懂的文字,最貼切生活的比喻,帶你走入深奧的中醫殿堂。
 ◎相關影片 金雞獨立法 http://tw.youtube.com/watch?v=DlvJwKk57Pg



推腹法 http://tw.youtube.com/watch?v=rHtzdVjbW
94 序 健康只能靠自己 /吳清忠《人體使用手冊》作者   認得中里巴人(老鄭)十多年,最早覺得他像個來自古代的武林高手,一身氣功的工夫了得,運氣時在幾米外都能聽到氣在體內串來串去的聲音,就像開水沸騰時的聲響。他出生在武術和醫術並傳的世家,父親是八卦門掌門,他又是楊氏太極拳的大弟子。這樣的身世,簡直是武俠小說裡的人物。   氣功是老鄭從小修煉的工夫,但是他煉氣功到了一定程度,發現氣總會從手指尖洩漏出去。父親告訴他,這是因緣,他想要在氣功上有大成就很難,但是非常適合從醫。他祖父在清朝是御醫,家中藏有大量醫書。因此,從小就浸淫在家裡各式各樣的醫書裡長大,腦子裡裝滿了古書裡的知識和詞句。和他談話及通信時,又覺得他像個活在現代的古代書生。   有一個同事,生了一種怪病,身上的皮膚經常剝落。找他看病,他想了想,就問同事,是不是蒙古人?那個同事真的是住在台灣的蒙古人。原來那是一種只有蒙古血統會得的一種特別的病。還有一次,他幫一個香港朋友把脈,把了一陣就探頭看看那個朋友的右腿,問他右腿是不是受過嚴重的傷。他診病和治病的奇妙事蹟一籮筐。   對於中醫,我一向都有很大的好奇,在大陸工作時,只要聽說那裡有特別的醫生,我一定想辦法去看看。因此,認得老鄭之後,就像找到寶一樣,經常向他請益。   我的書出版之後,透過朋友轉送了一本給老鄭,並建議他也把自己的所學寫下來分享給大眾。開始時他在網上開了一個部落格,好朋友部落格開張,我就在自己的部落格中轉載介紹。很快的,他的網站瀏覽人數就破了百萬,人氣指數不斷上升。當時正逢我的書在大陸正紅,很快的出版商也看到他的部落格,於是這本書就出版了。   這本書是老鄭多年的心得,內容包括每一個人可以自己做的各種養生去病的方法,也有許多深入淺出解釋中醫深奧理論的文章。例如,「金雞獨立」和「推腹」動作簡單,每一個人都會做,功效卻很大。   現代眾多的慢性病都缺乏痊癒的醫療手段,主要是這些病涉及每一個人的生活作息和脾氣、性格。醫生能做的只有治病的手段,生活作息和脾氣、性格則是每一個人自己的事,得從修身養性做起。可以說慢性病不能「治」只能「養」。   既然慢性病只能養,那麼基本的中醫知識和概念,就非常重要了。我覺得「求醫不如求己」書名的真正含義就是「健康只能靠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優優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