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健康來】
  桃樂絲是美國蒙大拿州一位退休護士,她的雙親都在五十多歲時死於癌症,


而她自己也一直為哮喘及肺病所苦,一年平均住院兩次。 


即使服用抗生素,病情依然不見改善,桃樂絲覺得沮喪、失望,甚至感覺正一步步邁向死亡。 


  偶然一次,她參加一項健康講座,主講的運動生理學家提到, 


運動 ──尤其健走,有助於解決她的困境。


從來沒有運動習慣的桃樂絲,決定從散步開始嘗試,逐漸練習到快速的健走。 


幾年後,不僅肺變得健康,與疾病、抗生素說再見,她還成為馬拉松選手。 


  「健走是我的生命,」有一次走在落磯山分水嶺的稜線上時, 82歲的桃樂絲這樣對同伴說。


健走讓她感覺年輕 25歲以上,可以擁有更多采的生活。 


  多走路,多用雙腳,腦力、體力都會更好。 


身體下半身包括背、腰、臀、大腿、小腿等肌群,都與大腦、脊髓、神經互通訊息, 


且與腦幹有密切相關。 


                                                 健走可以預防疾病                      


  健走這「藥方」,如果每天服用, 


可以減少 20%罹患乳癌、30 %得心臟病、50%罹患糖尿病的機會, 


而且幫助你活得健康、活得長壽。 


  最平凡的作為,常常有最不凡的效果


健走可以增加人體的心肺功能,增加骨頭、肌肉力量,解除緊張、控制體重, 


最重要、最基本的是,健走讓人感覺很好。 


 


【遠離乳癌威脅】
  據美國和《護理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 )一項長達20年的統計研究指出,


一週運動 7小時上,可以降低20 %的乳癌罹患率,而最理想的運動就是健走。 


【預防心臟病】
  人人都害怕自己是下一個心臟病患,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導,


一週健走 3小時以上,可降低35 40%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美國醫學學會也肯定,每天健走 30分鐘,可維持心肺功能的健康狀況。


即使沒法每天空出一段時間健走,利用短時間走路累積也可有一定成效。 


【走離老年痴呆】
  美國《自然》雜誌報導,60 歲以上銀髮族,一週有3天,每次 45分鐘以上的健走運動,


有助於維持較好的認知功能。人體中最耗費氧的部位就是腦神經細胞, 


深呼吸可以提供充分氧氣給腦部,促進腦神經細胞功能活化, 


一邊健走一邊配合呼吸,可以獲得全身血液活絡與腦循環順暢的雙重效果, 


腦血管重返強韌,自然就能預防健忘與痴呆。 


【健走能降血壓】
  人入中年以後,血壓多半會上升,但步行可以減少荷爾蒙分泌(因荷爾蒙促使血壓上升),


因而減少血壓上升的機會;其二是步行會增加牛膽酸的分泌,而牛膽酸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為了安全起見,高血壓患者 應先跟 醫師溝通了解身體所能負荷的狀況, 


從散步開始,逐步進展到健走,但每次還是要持續 30分鐘以上。


  


【預防動脈硬化】
  現代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使得體內血液中的膽固醇與中性脂肪異常增高。


血液中膽固醇量過多,會逐漸滲入血管壁,動脈因此變硬變脆變狹窄, 


血液流通不量,容易誘發心肌梗塞、腦梗塞等病變。 


膽固醇有好 HDL、壞LDL 之分,好的HDL會把多餘膽固醇送往肝臟, 


預防動脈硬化,持續 20分鐘以上的健走,有助分解燃燒體內中性脂肪,增加HDL 的量。 


【預防治療糖尿病】
  造成中老年人罹患糖尿病的原因多半是因飲食過量、運動不足和壓力,


而限制飲食量、減少積蓄在體內的糖分, 


再用運動把存在肌肉內當做能源使用的葡萄糖大量消耗掉,就可降低血糖值。 


美國《護理健康研究》刊載,一天輕快健走 1小時,對第二型糖尿病,有5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優優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